參考消息網12月1日報道 瓷器、山水畫、書法裝飾著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的辦公室。這些裝飾品不會讓人想到施一公曾在美國生活了18年。上世紀90年代初,施一公和成千上萬的中國學生一樣,遠赴美國攻讀碩士學位。他最終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,但當他的祖國走上繁榮之路時,他開始覺得自己只是個“旁觀者”。
  據英國《經濟學家》周刊網站11月21日報道,2008年,40歲的施一公回到中國。他是最著名的歸國學者之一,也是政府在經濟騰飛之際著力推動學術相應發展的象徵符號。
  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,外派留學生成為中國提升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徑。至今,中國的留學人員超過300萬。在經合組織成員國的高等院校中,中國青年占國際學生人數的五分之一以上,他們當中逾四分之一的人在美國。
  報道稱,每個國家都會外派留學生。中國的不同之處在於,這些優秀人才大部分都留在了國外。教育部數據顯示,歸國者僅占三分之一;有些機構統計的結果則更少。美國橡樹嶺科學與教育研究所某學者今年發佈的調研結果顯示,2006年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中,有85%的人到了2011年仍在美國。
  為了把專家學者吸引到中國的大專院校,中國政府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推出了一系列綜合措施,例如,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獎金、晉升機會、工資保證、住房補貼甚至免費住房。有些知名大學建造了住房向教職工出租或低價出售,它們全都配備一流設施。而這些計劃也適用於非華人教師。2011年開始實施的“外專千人計劃”已吸引了約200人,對高等院校的支出也大幅上升——2001年至2011年增長了五倍。
  然而,大多數高等院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在《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》的世界大學排名100強中,中國僅有兩所大學上榜。上海交通大學發佈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500強中,中國僅有32所入圍。此外,至今未曾有中國籍學者獲得諾貝爾科學獎也讓政府耿耿於懷。
  報道稱,吸引一批優秀學者回國不足以讓中國變成學術巨擘。許多歸國人才是兼職的。據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崔大偉調研,在2008年所實施“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”吸引歸國的華人中,有將近75%並未放棄在境外的職位。這種計劃往往換來的是名聲而非更好的學術研究。它們引進的通常都是已經過了研究和創新高峰期的正教授。
  中國高等院校在國內培育人才有很大困難。英國諾丁漢大學的曹聰認為,中國對留學經歷的重視導致了一些不良影響,它向當今優秀人才傳達出的信息是:他們還是應該在國外度過最能出成果的歲月。
  報道稱,中國國內的學術研究受政府的影響較大,很多科研經費由缺乏項目評估經驗的管理人員分配。曹聰說,現行體制不鼓勵科研人員質疑現有理論,尤其是掌握著資源的資深人士所持觀點。其結果就是用數字進行管理:獎勵大學老師的標準是他們發表論著的數量而不是質量。這就讓人刻意避開耗費時間長且結果具有開放性的研究項目。
  直到最近,高等院校仍然總是錄用本校畢業生。很多教職工沒有博士學位,教學人員的崗位都是終身制的,因而根本沒有追求上進的動力。
  報道稱,如今的情況要比過去令人鼓舞。有些高等院校改變了聘任方式,已經更容易吸引外國教授。北大院系的聘任和晉升機制現在都依照國際評估流程進行。
  報道稱,在清華的一些學院、比如施一公的清華生命科學學院,終身教師職位已經獲得私人資助。在一些精英院校,助教的年薪為七八萬美元,其中高達80%的薪酬來自捐款。但眾所周知,全世界的學術機構是改革步伐最為遲緩的。在中國2400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中,到目前為止只有很小一部分轉變了思想。(編譯/何金娥)  (原標題:外派留學生大多留國外 中國欲扭轉人才外流局面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y89wyvx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